9月17日,雲南綠色鋁創新産業園203萬噸綠色鋁項目投産儀式在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成功舉行。雲南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豪,省委常委、省委秘書長劉慧晏,副省長董華等雲南省領導和雲南省發改委、工信廳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負責人,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葛紅林,副會長文獻軍,文山州委書記董志雲,州委副書記、州長張秀蘭,山東省濱州市和鄒平市有關領導同志,以及宏橋上下遊合作夥伴,同中國宏橋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張波一同出席有關活動。
雲南綠色鋁創新産業園是雲南省2020年重點項目,該項目的落成将極大地帶動雲南綠色制造業發展,并成爲鋁業巨頭宏橋在綠色發展上的新裏程碑。該項目選址山川秀麗的雲南省文山州,采用更清潔的水電資源,項目預計年産203萬噸綠色水電鋁,年銷售收入将達1000億元,可爲雲南提供新增就業崗位12000餘個。
雲南綠色鋁創新産業園項目的建設過程堪稱是“在百年不遇的非常時期創造奇迹”,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在集團的堅持奮鬥與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仍成功地提前完成了項目。工人們僅用了九個月的時間,就将光秃秃的土地變成了占地面積3675畝的鋁廠。
雲南省副省長董華指出,該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投産,曆時僅有九個月,期間還經曆了新冠肺炎的疫情,但是建設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,創造了輝煌的成績,交出了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同步進行的滿意答卷。該項目的成功投産爲綠色創新産業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文山州委書記童志雲表示,這是文山綠色能源和綠色制造深度融合的一個标志性工程,是文山綠色發展的一個裏程碑。企業有情懷、有擔當、不懼困難、善幹實事,将資金、技術、管理、人才、市場等優勢與雲南豐富的綠色能源優勢結合,克服了經濟下行、突發疫情等特殊困難,與州縣形成合力、無縫對接推動項目建設。
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葛紅林表示,雲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,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,充分發揮豐富的水電清潔能源和自然資源優勢,創造性地融入到有色金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中,開辟了我國綠色低碳水電鋁材一體化戰略新路徑的構想。203萬噸綠色水電鋁項目的順利投産,将有力推動我國鋁工業清潔化生産水平的提升,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制造業綠色發展的決心和行動。
張波董事長表示,綠色鋁創新産業園項目在各方面都打破了國内外行業記錄,創造了新的行業标準。項目成功投産,既展示了企業發展的決心、能力和速度,也展現了雲南的執政效率和良好的營商環境。張波指出,投産是一個裏程碑,但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。目前疫情的陰影還在,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,逆全球化趨勢漸顯,這預示着我們未來的任務會更加艱巨,更有挑戰。我們将把工程建設好,把生産經營做好,把産業鏈打造好,把生态環境保護好,帶領當地群衆脫貧緻富、共奔美好生活。
作爲一家采取上下遊一體化全鏈條經營模式的企業,宏橋緻力于在雲南打造綠色能源驅動的鋁産業集群。由其主導建設的綠色創新型鋁工業園将進一步優化企業的能源結構,降低生産成本。在建設中的園區已經吸引了鋁産業鏈相關行業的十餘家公司落戶。
17日下午,雲南綠色鋁創新産業園招商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也在文山州成功舉行,上百名來自鋁行業及相關産業知名企業的代表參會。會上簽訂合作協議五項,覆蓋康養、鋁行業上下遊産業等。
張波表示,希望各位企業家看到雲南确實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,期待與各位同仁夥伴在雲南合作創業,共赢發展。
宏橋的這些努力,正是在踐行其作爲負責任的行業領軍者的承諾。宏橋正不斷加大對節能環保的投入,以促進鋁行業的優質、高效和可持續發展。而這也契合了雲南謀求傳統産業轉型升級、新興戰略産業進一步發展的願望。
“我們一定要圍繞中央提出的’雙循環’新格局,在雲南打造世界最先進、最綠色的高端鋁業制造基地,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核心競争力和影響力,”張波說道。